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知识

幼儿足球启蒙训练教程

幼儿足球启蒙训练教程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幼儿足球启蒙训练教程

幼儿足球启蒙训练教程

1、分队比赛看起来很乱怎么办?

许多人挤成一团,众多的腿缠在一起,看来很乱,其实有一个重要的东西不乱,就是参赛的心没有一颗是乱的——把球踢到对方去。

足球的本质就是射门得分,最大的特征就是对抗。对抗、得分的意识就是在乱踢中得到加强的。

乱踢中,教练员不停地喊,孩子句句听得进,动作、跑位、配合等都能一声喊叫而铭记终生,练与战的结合可以十分紧密,具有省时、易记、效率高的特点。

这个阶段,主要是鼓励他们积极的奔跑,那些勇敢强悍的孩子很快就会脱颖而出:他正是以对抗为特点的足球运动所需的敢于斗争的苗子。

2、孩子扎堆,没有足球意识怎么办?

乱踢不了多久,就有机灵鬼出现,他常在人堆外拣漏,这就是配合的萌芽。稍加点拨,配合的意识即会深入。

再有相同情境,他就会充满自信地喊:传啊!传啊!这就是向你汇报,他懂了。而他的喊叫就连锁式地诱发持球人的传球视野,于是要抬头、要观察、要审时度势的训练就客观的出现了。

当然,教练员要适时点拨,早了夹生;晚了延长成长周期。

总之,配合的意识产生于乱踢之中。足球运动是集体对抗的观念,是通过配合与胜球的现实被队员接受的——实践,通过感性达到理性。

3、场面太乱,孩子太随性怎么办?

正是在这过程中,老师们能充分发现不同类型的孩子。

孩子的神经类型有外向的勇猛型、内向的思索型,或是十分冷静而宝贵的全面型——乱踢阶段孩子们表现出来的特点,十之八、九是无误的。

以此为据,确定不同队员的不同培训方式,也就客观,这样才能培养出有特色的球员。

另外,小场地分队比赛,由于场地小,所以避免了高速跑动和大脚出球,出现严重运动伤害的可能很小。同时,场地小了,增加了孩子们的触球次数和运动强度,避免了无谓的捡球时间。

4、没有练基本动作,孩子不会踢怎么办?

孩子们可能踢法不好,但首先踢是对的,这是通过比赛得到的大收获;他们可能接球的动作不好,但首先跑位是对的,这尤其是通过比赛得到的大收获……这样,我们就可以针对问题去练了,这正是教练员的职责。

带着问题学,队员接受指导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因为这些动作是服务于对抗的,是保证出球和配合成功的,练起来目的性明确,自觉性就高。

实在的说,我国的足球教科书,给了我们很多好东西,许多基本动作的教材都是国内外球星的绝活,教材的分析和教法也是极好的,但是孩子们并不知道这些动作的实用性,练起来,很勉强。

请大家认识到:儿童足球入门训练只是从基本动作入手,不进行分队比赛,是不符合学习认识的客观程序。训练,一旦是盲目的、被动的,就会形成消极的动力定型!

5、我的球队苦练基本功,上场还是输球怎么办?

很多教练带球队猛练运、过、突、传、射,可是一上场,还是一锅粥,它生动的说明:足球技术绝不是基本动作的组合,它是足球意识与足球动作的统一,而意识是主导,动作是基础,意识与动作必须协调发展。

意识,分队比赛是最丰饶的园地!斯卡门生理曲线告诉我们,儿童的脑量完全有能力接受意识的储存(简单说,就是孩子的大脑够使)。似乎可以这样说,不抓意识、即不丰富比赛经验,从娃娃抓起就意义不大。人为的禁止比赛,拖延了成才周期。

6、孩子不爱上足球课,不喜欢足球怎么办?

人们一直在说,儿童足球教材要注意趣味性。事实上,足球运动本身就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足球比赛是人类历史上发明的最好玩的游戏!

从一锅粥开始到以后的有章法,这种从对抗中获得的快乐都是极其强烈的。

因此,我们要用比赛强化儿童的足球兴趣。基本动作做漂亮了也会产生兴趣(如颠球、打门等),但它不是持续稳定的兴趣——抛开比赛的兴趣,都是足球运动的派生兴趣,而不是持久的兴趣。

一心一意抓基本动作而没有比赛,见不到乱踢了,也见不到孩子们的积极主动了,许多的孩子因此离开了足球场。

兴趣是成功的先导,兴趣是专注的基石——通过比赛这一磁石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必会使我们的训练出现活泼生动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