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解放日是哪一天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云南解放日是1950年2月24日。
1276年,元朝在云南设立行中书省,“云南”正式成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名称。1382年,明鬼率朝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管辖全省府、州、县。清朝沿袭明朝制度,在云南设承宣布政使司,下设道、府、州、县。1950年2月24日,云南完全获得解放。
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2000年1月17日,省委办公厅发文,同意将云南解放日正式确定为1950年2月24日,要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在今后的纪念活动及宣传报道等方面统一按此日期表述。
云南地名来源
“云南”作为政区地名,先是县名,继为郡名,后为省名。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武帝开西地南夷,置县24,云南为其一。
取县名为“云南”有三种说法,一是“彩云南现”说,建县时,县治驻地现云南驿村北面的龙兴和山出现五彩云霞,县城在彩云之南称“云南” 。
二是“云山之南”说,云山即(现宾川鸡足山),常凝云气高数丈,县城在云山之南称云南;三是“武帝追梦”说,相传汉武帝夜梦彩云,遣巨获注使追梦,在今祥云县境追到彩云,因置云南县。
唐朝,南诏王阁罗凤遗使到长安拜唐王,王问:君在何方?使遥指南曰:南边云下。于是在朝廷心目中“云南”便为祖国西南边疆地域的代称,开元十六年(728年)唐王便封阁罗凤为“云南王”。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等处行中书省,“云南”正式作为滇域的名称确定下来,云南县的地域上曾设过云南郡、云南赕、云南州,“云南”两字一直沿用。
明至清代为区云南县与省名的使珠盆用混暇,常将云南县称为“小云南”。民国七年(1918年),为免省县同名,将“云南县”改名“祥云县”。
“滇”这一名称早于云南,是云南保留至今的最早地名。战国时期至西汉初,在今云南省内曾经出现过一个“滇国”,《汉书•西南夷•注》载:地有滇池,因为名也。
清代及其后,云南雅称三迤。清雍正八年(1730年)置迤东道、迤西道,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析迤东道南部置迤南道。故常用三迤代称云南。